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语文(RL)试题

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语文(RL)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4年春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答案及评分标准1.(1)C(2分)(2)骋旷(2分)2.①屋舍俨然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俶尔远逝④海内存知己⑤天涯若比邻⑥可怜身上衣正单⑦心忧炭贱愿天寒⑧如闻泣幽咽(8分)3.A(2分)4.(1)"和”就是耕种渔猎顺应时节,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2)“和”就是坚持和而不同,倡导美美与共,使人类文明共同进步。(“和”就是秉持平等、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各国共同进步。)(3)“和"就是没有刻薄挑剔的心思,没有奉承攀比的行为,与他人和谐相处。(任选2条,每条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5.B(2分)6.示例:小语小文,你们不要再争吵了。同学之间以和为贵,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要互相谦让,友好协商。其实这两个活动各有可取之处,让我们仔细权衡利弊,坐下来商量一下好吗?(2分)7.①日隆镇长平沟的青稞地②疏朗、寂静、光影斑驳③漂亮、安静、清澈(每空1分,共3分)8.①适当重复,形成特殊的表达效果(运用反复)。“会发出声音”“也会发出声音”“都会发出声音”,不仅突出强调了森林里声音的繁多,也因适当重复而形成了独特的音节效果;(2分,此处若答排比,赏析合理亦给2分)②运用拟人手法。苔藓“舒展手臂”,枯草和落叶回应微风,赋予苔藓、枯草和落叶以人的动作情态,使文章的描写更形象,更易打动读者,也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9.作者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在牧人小屋外的草地上,先写月亮,再写群山、冰川,最后写马,视角不断转换(1分)。作者先躺在被窝里遥望(仰视)月亮,突出月亮的静寂无声、光色洁净;再平视(凝望)广阔深沉的群山,和如真似幻、富于动感的冰川;然后视线拉近,近观掀动着鼻翼嗅我的马儿,感受马儿对人的亲近友好(3分)。多个画面呈现出多种景物,有远有近,有静有动,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富有立体感(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10.文章第①段概写了不同季节四姑娘山的特点:春秋色调丰富多彩,夏天绿色浩荡、幽深、完广(1分),触动了“我”“"在这美丽的世界中想到高远,想到无限”的感受(1分),又紧扣"世界的美丽”自然地引出第①段对两个情景的回忆(1分),进而基于景物进行理性思考:美教导我们珍重美,美教导我们通向善。四姑娘山的美景不仅教会我们要懂得珍惜、尊重大自然的美,还教会我们要懂得呵护大自然的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1.这篇演讲首先阐述(介绍)了“语文”一词的由来和“语文”的含义(1分)。然后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语文重要的原因:语文使人成为文明的传承者;学好语文,人才可以创造创新,成长为一个非常完备、完善的人;语文可以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学好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2分)。最后发出希望,祝愿听众能学好语文(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2.A处合适。这则材料中苏步青校长强调了语文在所有功课中的先决地位,强调语文学科基础性的特点。放在A处承接第一句话,观点一致,语意连贯。(4分)13.文本一侧重论述“语文”一词的由来和语文重要的原因;文本二侧重论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培养目标(内涵)。(4分)14.(1)舍弃,放弃。(2)③(3)增长。(每空1分,共3分)15.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16.A句从反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B句从正面论述了“知不足“和“知困”的结果(或:论述了"教”与”学”的情境。)(2分)17.甲文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指”八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俩种情境,并进步解释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