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仿真模拟卷(一)1文科综合L试题

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仿真模拟卷(一)1文科综合L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等关键能力,考查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1)问需要紧扣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关键信息,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义务的角度进行科学分析。(2)问需要紧扣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关键信息,运用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父母抚养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等法律知识进行分析。42.(10分)【答案】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既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加以认识,又要各个部分、要素连接起来进行考察,坚持分析与综合辩证统一的方法。(4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安排部署坚持从全局谋划区域,以区域服务全局的发展战略,在科学分析各区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分类精准施策,有效发挥了区域比较优势。同时,又把各区域联系起来进行考察,集合成国家的整体竞争优势,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更加均衡、更高层次迈进,是坚持分析与综合辩证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的生动实践。(6分)【解析】本题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为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科核心素养看,主要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提炼,精准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有层次有逻辑地说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安排部署的科学性。43.(25分)(1)原因:古代中国服饰文化受专制集权体制的影响,西方服饰带有封君封臣制度的印记;中国服饰反映农耕文明发展愿景,西方服饰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中国服饰受宗法等级观念、阴阳五行、儒家思想影响,西方服饰受基督教文化影响较大。(12分)(2)说明:太天国运动中,洪秀全反对剃发编辫,以反抗清朝统治;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大胆提出断发易服,对服饰进行改革;革命党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后提出剪辫、废除缠足,并设计出中山装。(6分)(3)建议:文明没有优劣之分,不同文明应相互尊重;文明在继承民族特色之际更需互相交流互鉴,与时俱进;文明相互包容,美美与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分)【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服饰,关注文明包容互鉴,彰显文化自信。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结合材料关键信息逐层进行提取。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晴服饰改革的原因,在提取材料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外因、思想解放、救亡图存等角度进行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西方服饰为例,简析人类文明发展应关注的问题,这是对全题的总结升华,涵养家国情怀,强调文明的包容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4.(12分)示例论题: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具有无产阶级理论家的创新精神。(2分)阐释: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指明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列宁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思想基础。(8分)总之,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能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解放思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指引着社会主文科综合(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9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