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衡中同卷[调研卷](一)1历史(新教材版L)试题
    2024届衡中同卷[调研卷](一)1历史(新教材版L)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衡中同卷下学期一调
 
2、衡中同卷下学期一调2024
3、2023-2024衡中同卷答案
4、2024衡中同卷答案免费查询
5、2024衡中同卷一调答案
    2023~2024学年安徽县中联盟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567810111213141516答案DCBCAACDABDBA1.D【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传承。根据材料“工之子恒为工”“述之守之”“莫不继事”“家传其业”可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注重世代相袭,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政府对手工业的垄断、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故排除A、C两项;人身依附关系强调的是两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材料并未提及工匠对国家的依附,故排除B项。2.A【解析】考查秦朝的土地制度。秦朝通过赐田和授田,发展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捉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土地利用率,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秦朝”说明当时秦已完成国家统一,故排除B项;有爵者和无爵者都有田地,承认其土地私有,并不能打击贵族势力,且门阀士族在汉末三国崛起,故排除C项;只要封建制度存在,土地兼并就不可避免,故排除D项。3.C【解析】考查古代文化交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但是并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信奉的人极少;但是到南北朝时期,僧人与上至帝王下至民之间都有交往,说明佛教在中国受到普遍接受,且受到当时中国玄学思潮的影响,佛学在核心理论上与玄学趋于一致。因此,佛学的中国化最初表现为佛学的玄学化,这反映出佛教呈现出本土化的趋向,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儒学与佛学的斗争,故排除A项;“统治者好恶决定宗教存续”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当时僧人参与的“清谈”主要涉及纯粹的哲学命题,是脱离社会现实的,故排除D项。4.B【解析】考查宋代的科举制。材料中“选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且有治国安邦之策论的人才”“为国家预储写作应用文书的代言之士”“考察举子的军事…”等体现了宋政府对实用性人才的选拔,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科举录取人数”及“科举考试程序”的变化,故排除A、C两项;材料中仅提及科举制度,故D项中“多样化”的表述错误,故排除。5.B【解析】考查明代的商品经济与社会俗的变化。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变化,材料中“民气渐舒“浑厚之风亦少衰矣”即为其具体体现,故B项正确。明朝中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儒学仍然为社会主流思想,等级制度森严,故排除A、C、D三项。6.C【解析】考查魏源思想。根据材料“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官员‘不许承办船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的主张体现了其限制官员参与经济活动,实行以民用、民营为主的方针,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说明魏源具有民本主义和经世致用的理念,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只是倡导学西方先进的科技,并未深入到制度文化层面,故排除A项;魏源的主张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故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民族危机的深重,故排除D项。7.B【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由材料中“花生之利始兴,外国购之,用机器榨油,转售中国取利。以此种者沾其赢余,相益多”可知,当时的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自然经济解体及中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比较,故排除A、D两项;C项中“富足”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8.A【解析】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家国情怀。根据材料“廿五年来,于社会无微功,然亦无愧”“如未遂志,为党光荣,何足叹惜”“问候大人、家庭…今有敌人消灭以后,我六安赤区很受欢迎…我在红四军…当战士”可知,无论是为革命不畏牺牲还是战斗胜利后的喜悦,都体现出革命烈士浓浓的家国情怀,故A项正确。这些家书不具有抗日的斗争精神,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家书中只有第三封涉及了红军长征,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中家书的时间,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排除D项。9.A【解析】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由图片中1957年钢产量和1958年8月钢产量指标的比较可知,当时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出现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倾向。这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属于“左”倾错误,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故A项正确,排除B、C两项。D项发生于1965年,晚于材料中“钢产量指标”提出的时间“1958年”,故排除。10.C【解析】考查中国外交。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外交战略布局是随时代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是在中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调整的,由最初的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以维护刚成立的新中国,到强调国家利益,再到21世纪中国在外交上体现出的大国责任和担当,这些折射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故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外交变化意味着西方在全球治理中地位的下降,故排除B项;中国外交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促进共同发展,故排除D项。11.D【解析】考查古代雅典的城邦政治。根据材料“人只应为公共政治而生活;参与公共事务成为了一个公民之所以被称之为公民的必备条件”,这表明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故D项【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