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此影响,社会上出现了“四民异业而同道”“工商皆本”等思想,这为儒者经商或者商人习儒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故选D项;官场风气的恶化并不是儒者经商得到肯定的原因,故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中的现象缺乏直接联系,故排除B项;商人地位的提高是材料所反映的历史趋势,而非原因,故排除C项。8.C【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国家祭祀活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乾隆帝将妈祖这一地方性神明纳入国家祀典,并强制要求地方官进行祭祀,这体现了皇权加强对东南沿海地区控制的意图,故选C项;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地方性势力不具备挟洋自重的条件,故排除A、B两项;推动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并不是乾隆帝此举的目的所在,故排除D项。9.D【解析】本题考查晚清基层社会状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在19世纪70年代的广东农村,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未因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的冲击发生明显的改变,故选D项,排除A、B两项;材料无法体现近代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故排除C项10.B【解析】本题考查清末医疗体制改革,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并规定由官营西式专门医院兼管医疗行政事务这有利于提高清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社会治理能力,故选B项:清末新政并未真正突破传统君主专制制度框架,故排除A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医,故排除D项。11,A【解析】本题考查晚清城市社会生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材料反映了近代上海市政建设受租界影响,逐步引入西方近代生活设施,这实质上反映的是西方物质文明对国人生活方式的冲击,故选A项;B,D两项均不属于对问题实质的认识,故排除B、D两项;生活设施的近代化并不能等同于半殖民地程度的加深,故排除C项。12.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由材料可知,六大沿海通商口岸集中了全国72%的产业工人和85%的现代工业产值,这反映了国内工业发展严重不平衡,故选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开始从沿海向内地渗透,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推知工人运动规模,故排除C项:材料中并无工业门类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13.A【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合作社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由材料可知,合作社经济以中农、贫农为主体,吸纳了社会不同阶层的资金,并且允许团队入股,这一经济形式整合了根据地的经济资源,故选A项:材料信息与“减租减息”政策、农业生产商品化无关,故排除B、C两项;D项夸大了合作社经济的作用,故排除D项。14.D【解析】本题考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台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1945年,被日本殖民半个世纪之久的台湾得以光复,在台湾大力普及国语,有助于强化民族认同,故选D项:这一计划与国民党的政治威望没有必【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6页)】然联系,故排除A项;计划出台时,抗日战争仍在继续,计划内容并不能在台湾及时得到宣传,国内也不具备普及基础教育的条件,故排除B、C两项。15,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编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资料、编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以及出版革命家的著作,其目的在于进行广泛而深人的理论教育,从而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故选C项;这些举措与苏联模式及欧美工人运动无关,故排除A、B两项:“一边倒”外交方针是巩固新政权的手段,不是这些举措的目的,故排除D项。16.A【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1957一2019年,我国耕地减少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这使得我国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耕地红线”面临严重威胁,故选A项:推广科学种田,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并不是耕地减少的原因,故排除B项;城市化规模达到极限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退耕还林还草”是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但不是造成近年来耕地加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项17.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欧经济文化交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罗马壁画中出现中国丝绸,可以印证中国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人罗马的史实,故选B项;由材料无法判断运往罗马的中国丝绸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丝绸之路,故排除A项:公元1世纪时,阿拉伯文明尚未形成,创立不久的基督教还未传人意大利南部,故排除。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