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A.反映了对现实生活关注B.挽救了日益衰败的城邦制度C.推动了人们进行理性思考D.标志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下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苏格拉底用反诘的方法使人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推动了人们进行理性思考,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苏格拉底关于人性和道德的观点,不能得出关注现实生活,排除A项;公元前5世纪后期以后,希腊城邦制度日益衰败,苏格拉底的努力未能挽救城邦制度,他本人被陪审法庭宣布判处死刑,希腊也被北方的马其顿征服,排除B项;在古代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字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也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早于苏格拉底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7.16世纪初,大多数的意大利城市及一些国家都频繁地发生篡夺或谋反事件…在这里再也看不到用来支持西方合法君主的那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忠诚,而是个人的声望、才能和心机组成的叛乱。这一现象()A.是个人主义膨胀导致的结果B.是宗教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C.推动了崇尚理性的思想潮流D.预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初(意大利)。据本题材料“在这里再也看不到用来支持西方合法君主的那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忠诚,而是个人的声望、才能和心机组成的叛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间是16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极端个人主义在意大利盛行,这显然是过分推崇人文主义的结果,可以看出文艺复兴过分强调人性带来了严重的问题,A项正确;个人主义膨胀并不是宗教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排除B项;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材料涉及的是文艺复兴,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资产阶级革命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8.为推动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用德语翻译了《圣经》,路德也因此成为“德语规则的起草人”。德国诗人海涅对此评价:“这种书面语言今天仍盛行于德国,并赋子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这表明()A.语言的统一有利于宗教信仰的统一B.宗教信仰统一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C.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D.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发展【答案】C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