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级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周人灭商以前以丰镐一带为中心,是为“宗周”。周公二次东征后,以洛邑一带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卒营筑,居九鼎焉”,以洛邑为王城,是为“成周”,据此可推知,定鼎洛邑旨在(A.不断扩大西周王畿范围B.实现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促进南北之间文化交流D.构建天下共主的正统性2.汉武帝时,刺史“以六条(一条针对豪强,五条针对“两千石”高官)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汉昭帝时,青州刺史隽不疑收捕意欲谋反的齐孝王刘泽。汉成帝时,“广汉群盗起”,益州刺史孙宝“亲入山谷,谕告群盗…皆得悔过自出,遣归田里”。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刺史逐渐丧失监察职能B.集权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C.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变化D.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加剧3.(唐朝)王建《凉州行》(部分):“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该诗反映了()A.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B.社会治理制度完善C.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固化D.羁縻政策成效显著4.据《元史·食货志》所载元朝中期商税数字,大都一年的商税为钞10.3万余锭,超出全国绝大多数行省一省的商税额,仅落后于江浙,河南行省。这表明()A.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B.城市的商业职能突出C.南北经济差距逐步缩小D.大都是全国经济中心5.明代,马欢曾三次随郑和下西洋,据其《瀛涯胜览》所载:“(郑和)所至颁中华正朔(指《大统历》),宣敷文教(如颁赐《烈女传》)”,这表明郑和下西洋(A.以宣扬明朝国威为目的B.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C.推动了受访国科技发展D.巩固了明朝上国地位6.下图是19世纪50一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趋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数领(单位:石万两)25田嫩o关税★照金20冷的令四的的年